作個半透明的人
讀四分衛之「穿牆記」
詩集到手上、已有両月餘。
在書架上很容易看見它。書皮和色調是相等的‘中庸’
而紙張是那種有些強調的‘白’、白的有些執念、不
易在桌上攤開、除非你想在封面留下摺印、那麼就
是拿在手中、要不它就很快地自動閤上。
書名「穿牆記」;作者「四分衛」。此詩集収録共有
六巻、其中以2007年、2008年的近作為多、還穿挿了
一些九〇年代掲載於報刊的幾篇。従毎一巻的主題来看、
詩人似以標題劃分出、其詩作的風格與哲思。
従標題的注解、隠隠感受到古今的意象、古典與新式的
語法諧趣、従中可見作者對於古典詩的深刻認知及對現今
的再結合。
我常想、一個従生死邊縁来回過幾回的人、對於生命
的看法是期待、是慶幸、是壑然、還是自在?
在「陣雨之間」這首中、讀出一點倪端
「詩人節
害怕自己的鼻子変長
所以我在鼻子上培養愛情
不敢譲情緒汜濫・・・」
另在「雨的藍調」
「秋節裡、冗長的雨
用指背試探水温
将栓著的詩句放生
以茶杯漱口 曾経的擁抱
原来早已従排水孔排出
我用海的寛度測量愛」
栓著的‘詩句’的放生、如同心理層面的抒発
它如何従杯中流逝、再某個可以接受宣洩的
「排水孔」釋放而出、
這一釋放、或能解成情緒上的、也是内心的寬容度
而海的寛度、是如何也無法量測、那麼愛的程度又
是如何以測得!?
這一段、従開始的秋雨、佈局的景象、慢慢移轉
慢慢地引導讀者的想像、雨、指、水、海、、、
温、涼、抒、測;這才譲令人覚起了、某種情緒
意義上的‘平衡’。
同様的詩人‘初恵誠’「四分衛」亦為「李沾衣」
、「初沾衣」擁有幾個筆名、依其名、有其截然不同
的意味、在巻後語中、有較詳盡的資料與説明、、;
而往往人們所認知的、便是執著於自己最早認知的那
個‘名’或‘自己’。又在一段経過後、回顧這些名
稱與歳月、往往可以寫成一串串的経歴、不経意地讀
到有些作者的簡介履歴、巨細靡遺如数家珍、讀来好
不驚心、継又感歎、其為何能如此地「透明」?
在詩集的封面有這麼的一段:
「你躱蔵在摺頁裏、
像星辰隠身於月色
你的愛情跑進詩裏
甜味酸味苦味渋味倶在背後閃躱
這一季的水色很深
你躱在牆後 穿牆而過・・・・・」
他説‘牆是軟的、依憑悲涼的記憶’!
這「穿牆記」中、似嗅到著一股濃厚的古典餘蘊、彷彿
重返古詩裏的典型章句、和現世中種種的隠喩與解嘲、
相較下、不同的意識形態、不経意地體現出来。到如今
時過境遷、又有重温的跌宕、在這麼一個多元的時代、
它是否仍波湶出「時代的反潮」、波紋蕩然至讀者的内
心層面?
在認知點的層層剥離後、仍可感覚有種力量、正透明地穿
過生命的邊際、穿過歳月的悲涼、穿過心霊的驚異、穿過愁
腸衷情、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無論是快楽或悲傷、或許並非毎個人所能経歴的過程、而繁
華過後是蒼涼也好、蒼涼是一種永恒的情緒、對於人生的価
値観幻滅之後、重新地‘再造’。
你将聴到内心深處、那一滴水声、如感歎的愁緒、交織後
迸発出霊魂的意識、瞬間了然了這一切、一切。
如非従死亡的邊縁、穿行而来、再走入‘多水草’的陽光海
岸、你或許無法體會那種「重拾」的快活。生命中還有什麼
可追尋、還有什麼可施捨的?
詩的霊魂就是這様、穿過重重的帷幕、它可以是創作、禅
修的、也是壑然的、更是悠遊的‘自在’的、、祂以一種最
簡単的形式、涵蓋了人世間的至情至性、超越日常的想像、
試煉我們的理智。但有時、卻很難達到那麼的‘透明’。
人間有太多的霊魂無法自在、也有太多的・・必需承載、如
果現實的人生是一面堅硬的土牆、有多少的理想、無法越過;
真實與虚幻交相糾葛的無奈下、是否可以站在一個角落、重新
審視這些的無奈與無助、従而獲得心霊上的一個解脱!這時候、
如果選擇作個半透明的角色、以一種旁観的心態来世界、従而
延伸出太以對生命的審美態度和感動。
最近受託、為舊識的詩人寫評、原稿一傳来校正、就修改
一次、一校一修;到最後連自己的筆名和簡介、也愈改愈短、
愈不知道該如何寫、、、。不禁要問問自己:為何這様「不
透明」?那麼還是作個‘半透明’的人、也好。
「穿牆」走過、這尚待認知的世界與悲喜!
登録:
コメントの投稿 (Atom)
了無心緒地読著一封封朋友転送来、好一段時間、都未曾被打開的信、 夜深人静、間接点到這則礦泉水的広告短片 一對恋人在彼此對愛情的認知上的差異、或是執意 終究要面對分手的現実 広告詞説的妙・・・・就差那‘2%’ 那即是彼此的信任 在愛情的成分裏、占得那麼少、卻又那麼的被...
-
「青玉案 元夕」 (宋詞) 作者: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馬雕車香満路。 鳳簫声動、玉壷光転、一夜魚龍舞 蛾児雪柳黄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 那人却在 燈火闌珊処。 詩訳: 春風が吹く夜に、花のような燈籠がいくつか 風に吹か...
-
安身 作者:育超氏 心安身自安 身安室自覚 心與身倶安 何時能把干 誰謂一身小 其安若泰山 誰謂一室小 寛如天地間 安分身無辱 知機心自閑 雖立人世巨 卻是自人間 詩訳: 心安んずれば身も自ずと安く 身安んずれば室も自ずを広く 心と身が倶に安んずれば 何事かよく相干渋せん 誰か一...
-
我們暫時忘記了天地、 上台與下台的歩履 那並非専注就能完成的儀式 静默是一段時間的分水嶺 我們反覆探索 随時被會思緒搗椊的冰柱 在練習存在與不存在的板書中 款款地傾一杯壺 那不思善與不思悪的真義 如何以尺 丈量距離 那残餘在桌上的茶漬 ...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